司岚财经 - 综合财经知识门户

当前位置:司岚财经 > 流向 > 格力电器历史资金流向

格力电器历史资金流向

2024-04-08 17:30

财经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不仅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还包括房地产、税收、保险等方面。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财经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实现财务自由。接下来,司岚财经将介绍格力电器主力资金流向,希望可以让你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格力电器计划分红180亿,董明珠将得到1.33亿,高瓴才是大赢家

格力电器计划分红180亿,董明珠将得到1.33亿,高瓴才是大赢家

【年报分析】 虽然格力电器去年净利润有两位百分数下滑,但是分红力度丝毫不减,大大超过市场的意外。

格力电器(000651)发布的2020年报显示,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下降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75亿元,同比下降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86亿元,同比下降16%;基本每股收益为3.71元/股。

虽然有肺炎疫情,影响大家电的销售,但是格力电器在家电江湖中的地位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暖通空调资讯》发布数据显示,格力中央空调以13.9%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实现中央空调市场“九连冠”;据《产业在线》公开的2020年度空调品牌内销销量数据显示,格力空调以36.9%份额排名行业第一,26年领跑。

而让股东喜出望外的是,格力电器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 按照格力电器现有总股本60.16亿股,每股分3元,也就是超过180亿元分红,占去年净利润比例大约超过81%,是格力电器 历史 最高分红率。

笔者也注意到,从2019年以来,格力电器明显增加分红力度。即2019年8月每股分红1.5元,2020年6月每股分红1.2元,2020年11月每股分红1元。

另一个背景不得不提的是,2019年,格力电器股权发生较大变化,原大股东格力集团将大部分股权转给高瓴资本旗下机构。股权转让完成后,珠海明骏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持股15%,格力集团在收获416.62亿元对价后,持股降至3.22%,退位为小股东。

按照9.02亿持股数量,珠海明骏在2020年的两次分红共2.2元/每股,以及计划分红的3元/股,高瓴将获得分红现金大约接近47亿元。

珠海明骏收购格力电器的资金,有一半来自于银行贷款,因此现在珠海明骏持股100%处于质押状态。按照200亿元贷款,利率5%左右,每年付给银行的利息大约10亿元左右;两年就是20亿元,而珠海明骏得到现金分红就有47亿元,比其利息支出还多出27亿元,稳稳装到口袋中,或者也可以还银行贷款。

实际上,如果仅仅想覆盖借贷资金成本,格力电器每年分红大约1.1元/股,就可以满足大股东珠海明骏借贷利息支出的需求。格力电器最近两年,股价 涨幅有限,但资本是需要回报的,而股权被锁定,所以分红是大股东常见的套现方式。

当然分红还需要公司股东大会投票决定,但这显然会获得大小股东的支持,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将因为分红获得大量现金。目前董明珠直接持股数量为4449万股,每股3元,就可以得到大约13347万元,如果算上去年11月分红的1元,则两次分红董明珠也得到现金大约1.78亿元!也是赢家之一。

虽然公司收入和利润下滑,但不影响董明珠的收入。而董明珠去年的薪酬为915万元,比2019年的865万元还多50万元。

格力电器即便加大分红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润还有1028亿元,笔者估计大比例分红,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常态,是大股东的需求,也符合中小股东的期待。至去年底i,格力电器持有货币资金1364亿元,所以公司计划用其中的大约290亿元进行理财,这么多现金躺在账上也确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截至4月30日开盘前,格力电器市值大约为3500亿元,市盈率不到16倍,股价58元,在分红利好消息刺激下,或迎来投资者的买入行情。

格力近5年的筹资活动

如下;

此外,从目前持股看,董明珠及经销商组建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格力电器8.91%,此外董明珠、执行总裁黄辉、副总裁庄培、董秘望靖东、副总裁刘俊等多位高管也均有持股,合计持有6115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

转让成功后,格力电器的股东排序将是新股东(持股15%)、董明珠团队(9.91%)、格力集团(3.22%)、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01%)等。

“格力集团将超80%的股份转让出去,从新股东持股看,应该会占据两三个董事席位。”有券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此次控制权变更,此前,有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第一,格力电器是国资战略退出充分竞争行业的试点;第二,格力电器此举有点效仿TCL集团。”

目前新股东持股数量已定,只等待揭开面纱的一刻。而新股东的入驻也给董明珠是否能继续掌控格力带来不确定性,这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2004年,格力和华为都差点卖给美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来说说当时格力为什么会差点卖给美国

第一,格力改制,市政府希望引入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入股格力电器。

2003 年,格力集团开始改制工作,当时的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 58.66%股权,而改制工作仍由珠海市市政府牵头负责。

经过多方讨论,市政府方面决定效仿深圳水务集团,主张为格力电器引进大股东(而且是500强外资企业)!因为,就在两年前,深圳市以4亿美金的价格,将其所属的深圳水务集团45%的股权,卖给了法国巨头威利雅水务,而这样的改制方案,效果非常不错,非常成功。

他们认为引入外资企业没有问题,只要保证格力电器依旧在珠海就可以,因为当时的中国,都在梦想着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如果哪一个城市能够引进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那是一件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项极为光彩的政绩。

第二,如果不是董明珠拒绝8000万年薪,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也许格力电器早就卖给了美国人。

没过多久,格力电器股权转让消息不胫而走,国外很多企业马上蜂拥而至。他们对收购格力电器非常感兴趣,这些的企业就包括美国的开利和日本的大金,以及很多国际上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

经过一番筛选,珠海市政府对美国开利集团表达浓厚的兴趣,双方一拍即合,美国开利打算以9亿美元收购格力电器,并承诺,会给格力电器的核心人物董明珠开出8000万的年薪。但直到美国开利已经开始调查工作,准备收购格力电器时,时任董事长朱江洪和总经理董明珠才知道这个消息,两个人都极力反对。

特别是董明珠,她在当年的董事会上慷慨陈词:“开利给我开的这个年薪太有诱惑力,但是我不能接受。因为收购就意味着格力的失败,今天开利是世界500强,但是格力将会是明天的500强,给我20年时间就好了,我们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500强岂不是更好吗?”

在领导办公室,董明珠毫不客气的对那些想说服的他讲:“别说8000万,就是8个亿,我也不会同意。

于是,她一方面指挥自己的员工阻止美国开利的调查人员进入格力大门,另一方面,她马上去往广州,找到当时的省委书记,在省委书记的办公室,董明珠声泪俱下的表示:“如果格力被成功收购,我们的国货就没有了,我们的民族品牌就是别人的了,中华牙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就这样,为了保住格力电器,董明珠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董明珠的这番话还是打动了上级领导,最终美国开利集团收购格力电器一事,以失败告终。

不得不佩服董明珠,那次收购案失败后,仅仅过了十年,格力电器市值就达到了3700亿,并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而如今,董明珠一手打造的格力电器,更是我们民族工业的骄傲,董小姐成功的让世界爱上了中国造。

我们再来说说华为,为何差点卖给老美

第一,华为需要战略合作伙伴走国际化路线

2001年,当时的华为远没有现在的体量和知名度,但那时候,为了走国际化路线,让华为尽快成为世界级企业,华为迫切需要一些国际大公司成为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并打算出让25%-30%的股份。

那时候,他们已经与IBM、摩托罗拉、英特尔、马可尼、NEC等欧美以及日本的国际大公司接触。当时的华为,想要同时吸收5-6家国际大公司,让他们投资入股并成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华为的想法是,每一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最好不超过5%。

但是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成为现实,在与这些大公司谈合作时,总是在投资方式和方法的存在分歧,当时的任正非,可以说无法实现“卖掉自己”的想法。

第二,华为迫切需要头戴一顶牛仔帽,避免与美国方面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2003年1月,美国网络设备巨头思科公司在美国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起诉书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正是因为这场诉讼,让任正非认清了现实,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不可避免的要与美国出现冲突。而为了避免这个冲突,华为需要戴一顶“牛仔帽”。而这顶牛仔帽,就是一家愿意与自己合作的美国公司。

75亿美元卖给摩托摩拉,合同都签好了,最终被新任董事长否决。

2000-2003年那段时间,华为不仅仅需要一顶牛仔帽的问题,他们因为之前在战略上的误判,导致错失了CDMA,小灵通,以及手机终端业务市场等机遇,他们投入巨资的GSM/WCDMA业务上,却换来任何优势。

2001年,为了缓解公司危机,他们还将,华为的电源部门(安圣电气),以7.5亿美元出售给了美国的艾默生公司(Emerson)。那段时间,他们遭遇了IT泡沫破灭、李一男被判刑以及美国思科的对他们的起诉,当时的华为,可谓是深陷泥潭,危机四伏。

终于,2003年12月,摩托摩拉带着一份75亿美元的收购合同出现了,任正非似乎像看到救世主一样,当时任正非与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Mike Zafirovski在海南会面,并敲定了这笔交易,双方合同都签订了,所有手续也都办完了,就等摩托罗拉董事会批准。

就像任正非说的:“所有谈判人员都在酒店买了花衣服,在沙滩上比赛跑步、乒乓球,等待批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公司董事会换届,而新的董事长短视,不好看华为,最终收购取消了”

其实,当时正处于全球高科技泡沫破裂阶段,摩托罗拉的决定也很正常,新任CEO爱德华-詹德,是银湖资本的董事总经理他既不了解华为,也不重视中国。他觉得当时的华为没有知名度,花那么多钱太不值了,而且还需要用现金支付!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否决了收购。

因为,收购取消的消息传来后,华为和任正非就像脑袋被浇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从此,华为再也没有动过被人收购的念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到如今强大的华为,我们非常庆幸当年那一笔收购被取消,如果当年华为真的卖给了摩托罗拉,那么我们国家就将失去一家伟大的高科技公司。

再看看现在的华为,已经成为5G时代最大的技术赢家,同时也是中国最牛的高新科技公司!也足以让全世界为华为竖起大拇指,爆赞。

格力营收都被小米反超了,他们为何还要争当“接盘侠”?

在惜败董明珠之后,雷军在2019年一季度,率领小米实现了对格力的反超。数据显示,一季度,小米总收入为437亿元,而格力电器总收入为405亿元。

不过,这依旧阻挡不住百度、高瓴、厚朴、淡马锡等巨头竞购格力电器400亿股权。云集如此多的明星资本,格力电器凭什么?

迟到的“逆袭”

2013年,雷军与董明珠订下为期5年的“10亿赌约”。当时,小米的营收刚到300亿元,而格力的营收已达1200亿元。在“10亿赌约”到期之日,小米营收达到1749亿元,格力电器则为2000亿元。

这一业绩,正式宣告董明珠赢得“10亿赌约”。不过,仅仅过了一个季度,小米的营收就实现了对格力电器的反超。数据显示,一季度,小米实现营收437亿元,而格力电器营收为405亿元。

雷军“逆袭”董明珠,靠的是什么呢?有网友为格力电器打抱不平。他们认为,一季度格力空调是销售淡季,这种“反超”不公平。也有网友甚至调侃称,“这恐怕是要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了”。

段子毕竟是段子,小米营收反超格力是事实。小财迷思考的是,小米凭什么反超格力?哪些业务对营收增长做出主要贡献?

先来看看小米智能手机的情况。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2790万台,同比增长16.2%。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背景下,小米全球市占率却从8.4%提高到了8.9%。小米手机业务的逆势增长,可以说与其在印度等海外市场的增长密切相关。一季度,小米国际业务实现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4.7%。

除了手机之外,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服务贡献的营收已经接近40%。这无疑跟小米战略调整有关。此前,小米确立All in IoT战略,全面发力大家电业务。在雷军看来,小米在IPO后立即开启了创业2.0时代,在公司核心战略、组织架构、技术研发、产品品牌等范畴,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升级和调整,这是为小米接下来5到10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季度营收“逆袭”格力,只是小米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小米能否维持这样一种高增长态势,对投资者来说,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格力引资本“竞折腰”

虽然一季度营收及增速均低于小米,但这丝毫不影响格力电器的混改进程。5月22日,格力电器在珠海召开424亿股权转让项目意向投资者见面会。

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参加本次见面会的投资者可谓豪门云集,除此前传闻的厚朴投资外,还有百度、淡马锡控股、高瓴资本等25家机构。有评论称,无论是实力背景,还是知名度,参与此次竞购格力电器股权的阵容豪华程度,在A股 历史 上都非常罕见。

格力电器凭啥如此吸引豪门?格力是块肥肉!

从格力电器的业绩来看,2018年,格力电器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16.97%。截至一季度末,格力电器账上现金超过1000亿元。从财报来看,格力电器充沛的现金储备是其产品升级和多元化扩张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其业绩稳定增长的关键要素。对投资者来说,强劲的现金流,也为格力电器每年丰厚的股息提供了现金保障。

正因如此,早在2016年,前海人寿就盯上了格力电器这块“肥肉”。当年,前海人寿频频买入格力电器,持股比例由0.99%迅速提升至4.13%。目前来看,格力电器已经是全球家电行业无可争议的霸主,其空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位居国内第一。

无论是股息率,还是行业地位,格力电器在诺大的A股市场都堪称优秀的上市公司。这无疑是吸引资本争夺的法宝。不过,不少投行认为,格力电器要想继续提升估值并不简单。花旗、德银、中国银河等机构纷纷调低了该公司的评级。其中,花旗银行将格力电器评级由“买进”下调至“卖出”,并将目标价由调低至47元。该机构认为,格力电器2018年派息比率为48.2%,低于2017年的60%,全年业绩表现欠佳。

不过,这依旧阻挡不住厚朴、高瓴、淡马锡、百度等豪门争夺格力424亿股权。有评论认为,如果厚朴能够入主,凭借厚朴与万科、ARM的关系,应该与格力电器产生不错的协同效应。这对于提升格力电器的估值,将大有好处。

现在说这些为 时尚 早,格力电器424亿股权究竟花落谁家,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明白了格力电器主力资金流向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司岚财经的其他页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中国资金流入海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司岚财经 -(www.islandki.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2022001395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