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囊肿的预防(双肾多发囊肿怎样预防)
今天紫薯芋泥给大家分享关于左肾囊肿的预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左肾囊肿的预防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单纯肾囊肿是恶性的吗?需要手术吗?该怎么预防呢?
单纯肾囊肿是恶性的吗?需要手术吗?该怎么预防呢?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肾脏超声检查成为基础的体检项目,而越来越多的人也被超声报告单上的左肾囊肿或右肾囊肿、甚至双肾囊肿这样的报告所困扰。
接到这样的报告单,大部分人会感到很焦虑,这是个什么病啊?是恶性的吗?需要手术吗?该怎么预防呢?
总之,是各种不安。
所以,在门诊经常碰到拿着体检报告一脸焦虑的患者来找:“大夫,你帮我看看这个报告吧,我该怎么办呢?”
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单纯肾囊肿这个事吧。
请大家一定注意,我讲的是单纯肾囊肿,而不是囊肿性肾病,因为,我们体检中遇到最多的是单纯性肾囊肿,而这个病包括在囊肿性肾病内,后者还包括多囊肾病(一般是遗传性的)、髓质海绵肾、囊肿性肾发育不良、获得性囊肿性肾病(多见于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乳头状囊腺瘤等等多种情况。
后面所述这些疾病常常是先天性或遗传性的肾脏疾病,而单纯性肾囊肿恰恰相反,它不是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是后天形成的,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占所有囊肿性肾脏疾病的70%左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小于20岁的几乎没有单纯性肾囊肿,如果小于20岁的患者出现囊肿,需要高度怀疑肾脏先天发育问题或者遗传性疾病,30~40岁单纯肾囊肿的发生率为1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25%,到80岁时,肾囊肿发生率达到50%以上。囊肿可以分为单侧或双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般位于皮质深层或者髓质,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有些患者可以出现腰腹部及背部间歇性隐隐作痛或酸胀不适,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囊肿内出血、感染等。
单纯肾囊肿的病因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大多数人认为可能是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一般都比较小,直径在0.5~2cm,囊壁薄而透明,囊内一般包裹着淡黄色的清亮的液体,是滤出的血浆成分,所以,单纯肾囊肿属于良性疾病,进展缓慢。
了解了肾囊肿的前世,对于他的今生自然就很清楚了,他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例如B超或CT检查。
治疗方面,如果没有症状,对肾脏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每半年到一年随诊就可以。
如果囊肿直径较大,超过5厘米或产生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引起尿路梗阻等情况时,可以在超声定位下经皮囊肿穿刺行囊液抽吸并使用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对大于8厘米的囊肿,可以初次硬化后,囊内留置导管,3天后再硬化一次,
如果囊肿巨大,直径超过10厘米,可能需要腹腔镜或开放性囊肿去顶术的手术治疗。
当然事无绝对,有时,可能囊肿大但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引起压迫,也就可以继续观察了。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因为单纯肾囊肿是通过影像学来诊断的,这就必然有误诊的可能,我们需要和肾脏实体肿瘤坏死液化相鉴别,一般来说,典型的单纯肾囊肿的超声表现为:
病变区无回声,囊壁光滑,边界清楚,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变,在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囊内有出血时,回声增强。
当超声检查结果可疑,不能排除恶性变,则需要CT平扫加增强检查,良性的囊肿表现为:
①囊肿界限清晰,平滑薄壁;
②囊内液体均一,通常密度低于20Hu,高密度见囊肿高蛋白或囊肿出血;
③囊肿无强化表现。此外,在及其罕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肾囊肿的基础上发生癌变。
所以,如果影像学怀疑癌变,尽管囊肿体积比较小,也需要积极的手术。
清楚了肾囊肿的前世今生,大家一定对他有所了解了吧,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乖宝宝,不需要打骂,但是,需要认真呵护管理,定期检查,因为乖宝宝也可能会长大变成熊孩子的,如果管不住,就找大夫帮忙吧。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卫燕东
配图: 网络(侵删)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查出肾囊肿别惊慌,做好这6件事不手术囊肿自消
肾囊肿其是肾里面出现了水,且外面有个囊壁将其包裹。如果肾囊肿较小且是单发的或者就1-2个,其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一般囊肿体积>4cm以上,才有手术干预的指征。但是并不是说大于4cm的囊肿才需要治疗,还要看囊肿在肾的什么部位。如果在肾里,随着囊肿的增大会压迫肾实质,影响到肾脏的功能,此时需要进行干预。查出肾囊肿别惊慌,做好这5件事不手术囊肿自消!
一、查出肾囊肿别惊慌,做好这6件事不手术囊肿自消!
首先第一个是,及时治疗原发病,第二个是预防感冒,这是导致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身体感染病毒后体内的环境会发生变化,可能形成适合肿瘤生长的环境,会让肿瘤增大。第三个是要健康饮食,日常应该采用 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以每天2~3克为宜),少吃含钾、磷饮食,要低蛋白、低脂肪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与植物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个是规律作息,人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增加肾脏工作量,可使病情加重。故 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休息,有利于肾脏功能康复。第五保持运动,日常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加强肾脏血流量,帮助修复肾脏,预防肾囊肿。第六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治疗,这里的治疗并不是指手术,主要是不手术消囊肿。
二、如何不手术消囊肿?
其实大部分的肾囊肿刚查出时都小于3厘米,不手术也很容易消除,因为从中医来看这些囊肿其实就是淤血,水湿的产物,有吸收不掉,越滚越大,称其为痰浊,伤及肾的运化功能。所以思路为:行气化瘀、消痰浊,补肾益精。对于三厘米以内慢性囊肿,肝,肾,子宫,纳氏囊肿,可用中药或中成药(三囊饮),将囊肿与其病灶彻底消除。当囊肿超过5cm,应进行相应的物理治疗,包括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发现肾囊肿,该怎么办?需要手术治疗吗?
随着人们对体检越来越重视,肾囊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平时我们门诊经常会碰到病人拿着肾脏B超报告,跑到门诊问我们“吴医生,肾脏囊肿要紧伐?要开刀吗?”,那 肾囊肿 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是否一定要手术治疗呢?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大家扫盲,从而对肾囊肿有更客观的认识。
左侧2图正常肾脏,右侧2图为肾囊肿
1、 肾囊肿是怎么回事?
肾脏是人体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器官之一,通俗讲,就是肾脏内部或是外部形成了与外界不同的闭合性腔隙,囊壁细胞可分泌囊液,继而囊肿会逐渐增大。肾脏有很多疾病会产生肾脏囊性变,被称为“肾囊性疾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性的,另外一类是非遗传性的。
遗传性肾囊肿中,最为常见的是多囊肾 (又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发病率约1/500,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均可发病,一般30-50岁发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但随疾病发展,可出现腹痛、腹部包块、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血尿、结石、尿路感染等症状。
左图为单纯性肾囊肿(多发),右图为多囊肾(遗传性肾囊性疾病)
非遗传性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囊肿(临床中常说的散发性肾囊肿)、多发肾囊肿、获得性肾囊肿、肾盂旁囊肿等。
2、 为什么会长 肾囊肿呢?
截止目前为止,肾囊肿的成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是研究发现,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囊肿,都存在囊肿结构的相似性,多数起源于肾小管上皮,形成局部的囊泡,当超过2mm左右,便脱离了肾小管,形成了密闭性的囊泡。有些学者认为,肾囊肿的形成与肾小管上皮的细胞外基质发生了改变,比如基底膜变薄、多层、炎细胞浸润等;还有与细胞骨架的改变、细胞膜的极性变化等相关。当然,遗传性肾囊性疾病,主要是存在基因突变(PKD123),并遗传给子代的缘故。
也有人认为,当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不喜欢运动、长期久坐以及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会诱发肾囊肿的发生。
3、 肾囊肿会有什么感觉?
一般来说,肾囊肿在初期可能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多数是因为健康体检或是因为其他疾病查腹部B超时候发现的。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腰酸腰胀,甚至腰痛; 2)肾囊肿压迫肾盂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继而导致尿路感染、肾功能受到影响;3)肾性高血压;4)血尿或蛋白尿;5)可以摸到腹部包块;6)癌变等。
4、 发现肾囊肿,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肾囊肿的诊断,需要和肾积水、肾肿瘤等疾病鉴别。
平时我们一般是通过健康体检或是查B超时候发现肾囊肿的。所以我们要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肾囊肿,最简单、经济的方式是做个1)双肾B超,1cm以上的囊肿基本上都能发现,能大概了解囊肿位置、大小、数目等情况。 而当B超提示囊肿有分隔、钙化、或是实性成分时,需要进一步建议大家做肾脏的增强CT或是核磁共振(MRI)来排除肾恶性肿瘤性疾病。可以进一步判断囊肿的分型,并和肿瘤性病变做鉴别。3)怀疑是肾盂旁囊肿,或是考虑肾囊肿与集合系统(肾盂、输尿管)等关系密切时,需要做泌尿系CTU辅助诊断。而对于双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或 有家族史的人群,推荐基因检测,排除遗传性肾囊性疾病。
B超下肾囊肿典型表现为液性暗区
CT下可见左侧肾脏低密度灶,CT值与水分类似,无强化表现
5、 肾囊肿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肾囊肿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1)是否明确症状;2)是否有影响肾功能;3)是否出现高血压等合并症;4)是否存在肾恶性肿瘤病变的可能性;5)肾囊肿的大小;6)肾囊肿患者的治疗意愿。
多囊肾的主要的治疗方式:1)对症支持治疗,比如治疗高血压、预防感染;生活起居注意保护腰部,避免囊肿破裂等;2)定期随访,监测囊肿变化;3)囊肿去顶减压术,开放或是腹腔镜微创手术;4)透析或是肾移植:针对终末期肾病的多囊肾患者。
而对于我们平时所提的最常见的散发性肾囊肿,有一个分级系统,Bosniak分型系统。根据这个分型系统,我们推荐治疗:
1、Ⅰ型表现为薄壁无分隔、无钙化、无软组织,水密度,CT值小于20HU,无强化,恶性概率一般小于2%,推荐定期随访
2、Ⅱ型表现为薄壁无强化,可有1-2个薄壁分隔,有细小钙化,高密度病灶小于3cm,一般恶性概率为10%左右;推荐定期随访
3、ⅡF型表现为囊壁和分隔微强化,轻度增厚和结节状钙化,不强化软组织,不强化高密度病灶大于3cm,恶性概率一般为20%,需要严密随访监测;
4、Ⅲ型囊壁分隔不规则强化,囊壁均匀增厚,结节状或不规则钙化,恶性概率为30%-60%。治疗选择存在一定争议,但多数建议手术
5、Ⅳ型增强后强化明显,增强10HU以上,囊壁不均匀增厚,大结节和清晰软组织,恶性概率大于90%,囊性肾癌可能性大,建议手术
6、 肾囊肿有哪些治疗方式?
1) 随访:单纯性囊肿,<4cm, 无症状,无感染、出血等情况,定期随访即可
2) 囊肿去顶减压术:目前针对于>5cm的肾囊肿首选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开放或是腹腔镜(机器人)等术式,首选腹腔镜手术
3) 囊液抽吸+硬化剂注射治疗:经皮B超或CT定位下将囊液抽吸,并在囊肿内注入无水乙醇等硬化剂进行治疗,但复发率较高。
肾囊肿患者怎么做好保健工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肾囊肿患者也是一样的,那么对于肾囊肿患者应该做好哪些保健工作呢?怎么样做能够对病情有益呢?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1、肾囊肿患者要调整饮食习惯。慢性肾病患者一般会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在饮食上应该格外注意,可以吃一些鸡蛋、牛奶、廋肉、新鲜蔬菜等食物。尽量少吃“发物”的食物,比如狗肉、虾、螃蟹等,同时有吸烟喝酒习惯的患者要忌烟忌酒。
2、肾囊肿患者要预防感冒。感冒属于全身性疾病,会使免疫力功能下降,经常继发感染。据统计,因为感冒使近40%的慢性肾炎症状加重,而慢性肾炎是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所以肾囊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重预防感冒。
3、肾囊肿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研究发现,人在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对肾病患者是不利的,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所以肾囊肿患者应该劳逸结合,避免劳累,适当的进行休息。
4、肾囊肿患者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肾肿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变和加以控制的。因此,肾囊肿患者千万不要悲观失望,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还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战胜疾病。另一方面就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可能的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可以尝试使用中药调理,抑制囊肿生长,调整生长囊肿的环境,从根本上调理机体,可以达到很好地效果。
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肾囊肿患者就需要更加注重这些保健工作了,因此,肾囊肿患者一定要重视上文提到的这些保健工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左肾囊肿的预防(双肾多发囊肿怎样预防)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