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岚财经 - 综合财经知识门户

当前位置:司岚财经 > 问答 > 海正药业值得投资吗-海正药业重大利好

海正药业值得投资吗-海正药业重大利好

2024-03-19 22:21

财经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注重市场分析能力的提升。投资者们需要具备对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力,以把握投资机会。长话短说,现在由司岚财经分析关于海正药业值得投资吗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到你。

从禁塑令看利好行业

从禁塑令看利好行业

一、政策导向

1)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2015年1月1号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成为中国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3)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再次掀起限塑令的新高潮。新版限塑令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3)2020年4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将全面“禁塑”,被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的塑料制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4)2020年,浙江“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浙江新出台的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前多了三个字:“进一步”。方案中,商场、超市等场所塑料袋使用也从“有偿使用”,变成了“禁止使用”。

4)2020年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5)对比国外,自2019年起,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

6)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重点城市限塑令开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二、利好行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消耗国,可降解塑料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广阔。IHSMarkit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36万吨,占塑料总用量的0.1%,其中欧洲/国内需求占比分别为55%/12%,国内需求量约4.3万吨。2018年我国餐盒、塑料袋等领域一次性塑料用量达594.5万吨,假设以30%的替代比例计算,可降解塑料用量接近180万吨,增长空间高达42倍。

从中央到地方,“禁塑令”逐渐形成影响力,未来更多的地方将会加入这场“禁塑限塑”的行动中。随着国内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快速落地,各地政府细化政策及目标快速出台,禁止使用塑料制品会快速推行开来,届时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打开。 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9年完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才9.5万吨,主要是PBAT和PLA(后面会讲解)。其他主要还是淀粉混合生物降解,属于非完全降解生物塑料。 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中国渗透率不足1%。

华西证券认为,纸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将成为行业新宠,在可降解塑料市场提前布局和在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受惠于“禁塑令”政策打开的市场空间。忽略其余领域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仅考虑快递、外卖等4大领域143万吨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根据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国信证券也预测,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 1017 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而中国在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仅 0.62%,千亿级规模似乎就在眼前。

据东吴证券测算,到2025年完全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5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2019-2025年的复合增速可达73%!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100万吨、70万吨、50万吨和30万吨,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按照1.6-2万元/吨计算,市值空间400-500亿。其中 PBAT和PLA比例8比2左右 ;按照2019中国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9.5万吨测算,6年复合增速在73%。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经营范围为可降解材料的相关企业共计3358家。其中,2019年相关企业新增数量达514家,年增速为15.05%,是中国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截止2020年7月1日,以工商登记为准,中国新增可降解材料相关企业255家,同比增长约23%。

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这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值得重点关注。

三、可降解塑料介绍

可降解塑料 按照降解机制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发展起步和成熟都较早,但由于应用上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减产;

生物降解塑料: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全球需求和产能稳步提升,若能大幅降低成本,将迎来爆发期;生物降解塑料按照原料可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淀粉混合物、 PLA 和PHA)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CL、PBS、 PBAT 、PPC、PGA)。

光-生物降解塑料: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是未来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环保性,预计将成为首选替代材料。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全淀粉塑料生产企业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术路径为主,企业纷纷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进行相应项目的新建和扩产。 未来主流是完全可降解塑料PLA和PBAT。

PLA和PBAT是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

四、可降解塑料行业分析

成本端分析:

PBAT与PE之间的价差可高达3倍。2019年内PLA的价格区间在1.6万~3万元人民币每吨,PBAT的价格区间在1.4万~2.5万元每吨,同期PE〔聚乙烯)的均价在8378元吨(含税价),PP(聚丙烯)的均价在9351元每吨(含税价)。相对普通塑料制品而言如PE、PP等,PLA和PBAT的价格仍然偏高,增加了终

端用户的成本和费用。以PE为例:PLA比是PE价格的1.9~3.6倍,PBAT是PE价格的1.7~3倍,价格差距较大。

产能情况:

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主要企业包括 Nature Works、Total Corbion、巴斯夫等,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大。随着国内法规逐渐明确,市场空间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国内企业纷纷加入竞争。

PBAT:截止2020年6月份,全球PBAT产能为27.9万吨/年,全球最大的PBAT生产企业为德国巴斯夫(BASF),年产能为7.4万吨。我国已建成PBAT产能为13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6%。 国内已有产能7.5万吨,国内在建(规划)的产能超过400万吨,产能扩张51倍左右。

PLA:全球产能合计33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主要由两家外企进行供应。国内PLA企业产能均在1万吨规模左右,总共几万吨的产量。目前国内企业已有产能41.7万吨,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基本处在停产状态。在建及规划产能197.6万吨,但是预计由于丙交酯存在壁垒, 未来投产产能将相对有限,行业将维持较优竞争格局。( 核心生产壁垒在于上游的中间体丙交酯。丙交酯研发难度很高,在生产的裂解过程中出现的焦化、碳化现象以及催化剂残留问题是生产工艺的难点,此前全球仅有荷兰Corbion-Purac公司、美国NatureWorks公司、 浙江海正(海正药业600267) 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

相关企业布局:

1)彤程新材(603650):引进巴斯夫技术,在上海化工园区落地PBAT生产建设项目,一期6万吨;2020年5月,巴斯夫与彤程新材签著了一项联合协议,授权彤程新材根据巴斯夫高质量标,和售经认证的可堆肥共聚酯(PBAT)。为此,彤程新材将在上海建造一套产能为6万吨的PBAT生产装凿。该装凿将采雄巴斯夫工艺技术,出产的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作为ecoflex产品售。新装置将于2022年投产,供应生物聚合物市场。

2)金发 科技 (600143):目前拥有PBAT产能6万吨,满产满销,还有6万吨PBAT和3万吨PLA产能在建;金发 科技 是亚洲唯一完整聚台、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

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主莒业务:PBAT、PLA, 年产能4.75万吨。

计划新建: 年产6万吨PBAT合成线1条;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1条,预计分别于2021年上半年、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3)金丹 科技 (300829):国内乳酸行业龙头,规模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乳酸及其衍生物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考虑到公司开工率远高于行业,实际市占率则更高。金丹 科技 通过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获取了以乳酸为原料、采用生物有机胍催化剂生产丙交酯的关键技术,根据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项目已投料试车。

4)华峰化学(002064):生产的己二酸是PBAT的上游原料。大规模产能开建,利用规模效益有望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打开市场。公司将于江苏投产建设30万吨PBAT、30万吨聚碳酸环己内酯(PCHC)顶目,顶目总投资100亿元,并计划于2020年10份开工建设。

5)万华化学(600309):公司将于四川眉山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PBAT项目,总投资额3.6亿元。2020年9月4日,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正信招标有限公司发布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国际招标公告,招标产品是PBAT切粒机组。

6)丰原集团:2019年3月,丰原集团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百万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项目,总投资额达120亿,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量达30万吨PLA,于2019年开始建设,2021年建成投产。

业内专家指出,可降解塑料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解塑料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亟待讨论,或亟需政府和相关行业给出解决办法。比如原材料问题,质量和价格瓶颈等。

专家预测,尽管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但政府禁塑的决心非常大,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加,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其研发和扩大其应用,规模化及技术进步对可降解塑料打了的成本下降,必定会使可降解塑料发展迎来良好机遇。

海正药业的公司简介

始创于1956年的浙江 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67,以下简称“海正药业”)秉承“执著药物创新,成就健康梦想”的使命和“成为广受尊重的全球化制药企业”的愿景,致力于整合药物研发与生产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通过美国FDA、欧盟EDQM、澳大利亚TGA、韩国KFDA等官方认证的品种达到40多个,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海正、HISUN及图形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和“国家重大(磅)级药物品种产业化技术创新联盟”。因圆满完成“抗甲流药物中间体生产”的国家任务,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27%和46%,全国医药行业20强 。

海正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早在 2001年建立了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拥有专职研发人员400多名。技术中心设有50多个单元实验室,研发领域涵盖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天然植物提取及制剂开发等多个方面, 产品治疗领域涉及抗肿瘤、心血管系统、抗感染、抗寄生虫、内分泌调节、免疫抑制、抗抑郁等。

海正与国内30多家知名的科研院校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在多所大学建有实验室。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外研究机构开展新药合作研究开发,与国外大公司通过项目转移、委托开发等模式进行合作。海正的年均R&D投入占销售额的8%。海正的另一个关键性战略是保持并拓展其国际客户网络。通过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海正80%的原料药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从1989年起,海正开始欧美市场的药政注册工作。1992年,海正获得了首批FDA认证。美国FDA官员先后十次前来海正进行检查,欧盟、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官方也相继来检查。目前,海正共有18个产品已获得批准进入美国市场,14个产品获得CEP证书。

海正重视EHS一体化体系建设工作,融合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海正累计在环保领域投入2.3亿元,约占公司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的 12%。每年EHS运行费用约在生产成本的5-6%。这是公司为全球客户生产环保型产品的不懈努力的一部分。海正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同时也注重可持续性发展,降低产品成本。海正致力于借鉴世界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推进和提升管理水准,把握国际医药前沿发展动态,增进与国际伙伴的合作。

「医药周报」海正药业业绩陷入困境 国农科技近13亿重组再跨界

本周(6月16日至22日)首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清单发布,涉及34个药物。企业层面,海正药业(600267.SH)继续“甩包袱”,转让旗下单抗研发公司控制权,并继续卖房产;国农 科技 (000004.SZ)近13亿元重组方案出炉,跨界进入移动应用安全服务业务领域。此外还有9家企业股东计划减持,3家企业董事长离职,众生药业(002317.SZ)、复星医药(600196.SH)等产品研发取得进展。

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公示了《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清单内共34种药物,包括白血病治疗药物硫唑嘌呤,麻风病治疗药物氨苯砜,艾滋病治疗药物利匹韦林、阿巴卡韦,抗肿瘤药物伊沙匹隆、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乳腺癌新药氟维司群,地中海贫血症常用药地拉罗司等。

6月19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热点进行了解析,其中第22条明确表示,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将于近期下发。

6月18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管理对象及管理内容、设定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供应目录、规定医用耗材采购要求、建立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分级管理制度等。

6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上市药品临床安全性文献评价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旨在进一步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持有人履职能力,规范持有人开展临床安全性文献的系统评价。

6月21日晚,海正药业(600267.SH)称,为实现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正博锐单抗类生物药的快速发展,加快证券化步伐,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公司拟通过引进 社会 资本的方式对其实施增资扩股及部分老股转让。本次增资扩股以及老股转让拟以投前估值不低于56亿元为基准,计划增资不低于10亿元,老股转让不低于28.28亿元,挂牌价格均为每元注册资本11.2元。

同日晚,公司称,控股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将位于杭州市富阳鹿山新区的新建办公大楼以评估值28,987.04万元为依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首次挂牌底价2.9亿元,处置价格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简评: 在海正药业业绩陷入困境,去年亏损高达近5亿元的情况下,无论是海正博锐实施增资扩股及老股转让事项,还是旗下公司卖房产,在一定程度上都暴露出公司资金困境,“甩包袱”意图明显。前述交易完成后,海正药业将持有海正博锐42%股权,战略投资者将持股58%,即海正博锐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从而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缓解公司资金压力,解决海正博锐的研发资金需求。此次增资的交易对方将通过公开挂牌程序确定,目前尚无法确定交易对手方。

6月21日晚,国农 科技 (000004.SZ)称,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彭瀛等19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智游网安100%股权,交易作价为12.81亿元。业绩承诺方承诺,智游网安2019年度净利润应不低于0.9亿元;2019年和2020年累计净利润应不低于2.07亿元;2019年至2021年累计净利润应不低于3.59亿元。

简评: 此次交易评估增值率高达850%,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交易对方睿鸿置业、珠海普源的控股股东为李琛森,其与国农 科技 实控人李林琳系姐弟关系,并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高管职务,但此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国农 科技 近年来因业绩经营不善实际上已沦为壳股,且业务多变,2016年以来先后退出房地产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跨界转入移动互联网 游戏 的运营相关服务及投资业务,此次收购则再次跨界进入移动应用安全服务业务,智游网安实现曲线上市,后续高额业绩承诺能否完成值得关注。

6月20日晚,康芝药业(300086.SZ)称,控股股东海南宏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宏氏投资)为给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45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0%)协议转让给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新区集团),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简评: 此次转让完成后,宏氏投资持股比例将从39.49%下降至29.49%,但仍为公司控股股东,高新区集团成为公司持股10%的第二大股东,且不会谋求公司控制权。此次引入国资的背后或是宏氏投资的高质押风险,而在此次转让前宏氏投资曾多次突击解除质押,恰好与此次转让股份数量相同。双方还同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助各自优势推动康芝药业发展。

6月17日晚,尔康制药(300267.SZ)称,公司与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势制药)、时明昀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终止协议书》。根据此前公告,尔康制药拟通过股份受让的方式受让时明昀所持有的不低于51%的九势制药股份。公司表示,终止收购的决定是各方为规避相关风险,经友好协商后达成一致的结果。

简评: 此次尔康制药终止收购九势制药受多因素影响,包括此前双方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在国内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进行了处罚,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双方守法经营,杜绝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此外,因涉及司法诉讼,时明昀持有的九势制药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也是导致此次收购终止的重要因素。这也意味着国内扑尔敏反垄断取得胜利,公司业务布局受挫。

本周有易明医药(002826.SZ)、莱美药业(300006.SZ)、赛升药业(300485.SZ)等9家企业股东计划减持,其中赛升药业、安科生物(300009.SZ)两家企业董事或高管股东减持,瑞普生物(300119.SZ)、亚宝药业(600351.SH)、美康生物(300439.SZ)则面临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减持,其中减持上限最高的是亚宝药业的控股股东山西亚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计划减持不超过3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

6月17日晚,卫光生物(002880.SZ)称,王锦才因已届退休年龄,提请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6月17日晚,太极集团(600129.SH)称,白礼西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6月16日晚,量子生物(300149.SZ)称,曾宪经为更有利于公司战略发展及个人需要,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仍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

6月19日晚,天目药业(600671.SH)称,公司控股股东长城集团及实控人赵锐勇、赵非凡与桓苹医科签署了《合作协议》,桓苹医科拟对长城集团增资扩股不低于15亿元与长城集团开展股权合作。目前双方已经成立债务处置工作小组,开始与长城集团相关债权人进行协商。公告还称,长城集团目前没有转让天目药业上市公司控股权的相关安排。

6月19日晚,方盛制药(603998.SH)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受让佰骏医疗32.04%-81.04%的股权(最终收购比例尚未确定),或对佰骏医疗进行增资扩股,以达到控股佰骏医疗的目的。本次交易的具体金额将根据评估结果、定价情况、收购比例等因素确定。

6月20日晚,上交所公告,方盛制药因办理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奇力制药)停复牌事项不审慎、重组有关信息披露不及时、风险揭示不充分,上交所决定给予方盛制药及时任董事长张庆华、时任董秘肖汉卿通报批评,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6月17日晚,*ST长生(002680.SZ)称,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收到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裁定准予强制执行申请执行人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被执行人长春长生作出的吉食药监药行罚【2018】17号行政处罚决定第二项中的没收违法所得近18.92亿元,处违法生产、销售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货值金额三倍罚款约72.12亿元,罚没款共计91.04亿元。

6月19日晚,*ST长生又称,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收到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6月1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长春市南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长春长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分别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长春长生破产清算,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上述申请进行审查。

6月18日晚,蓝帆医疗(002382.SZ)称,为进一步扩张心脑血管医疗器械的业务领域、丰富新的产品组合,公司拟与董事、总裁李炳容,董事、副总裁、首席资本官兼董事秘钟舒乔,副总裁、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CFO兼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以合计近1.02亿元的股权转让价格受让陈玉峰持有的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16%的股权,其中公司受让7.46%,对应价格为7460万元,李炳容、钟舒乔、杨帆分别受让1%、0.40%、1.30%股权。

6月17日晚,恒瑞医药(600276.SH)公告,公司与美国Mycovia达成协议,引进美国Mycovia公司的专利先导化合物VT-1161,恒瑞将获得该化合物在中国的临床开发、注册、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独家权利。该产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真菌感染,目前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共有3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6月20日晚,众生药业(002317.SZ)称,控股子公司广东众生睿创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的一类创新药物ZSP1273片获得组长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I期临床试验伦理批件,临床研究负责人为钟南山院士。该产品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和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创新药物,已于近期完成I期临床试验。

6月19日晚,佐力药业(300181.SZ)称,参股公司科济生物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CT053全人抗BCMA自体CAR-T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收到了美国FDA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的通知。

6月18日晚,舒泰神(300204.SZ)称,公司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关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基因药物(项目名称:STSG-0002注射液)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该产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STSG-0002属全新靶点,全球范围内尚无该靶点基因产品上市。

6月18日晚,恒瑞医药(600276.SH)公告,子公司Cadiasun Pharma GmbHDE硫酸氢伊伐布雷定片获批在德国、荷兰上市。该产品主要用于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公司开发的是晶型单一且稳定的伊伐布雷定硫酸氢盐,国内外尚无该类型产品上市销售,公司对其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4790万元。

6月16日晚,复星医药(600196.SH)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弘创(苏州)医药 科技 有限公司收到美国FDA关于ORIN1001用于治疗乳腺癌(包括三阴乳腺癌)获得快速通道审评认证的函。该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新酶型靶点、新作用机制和新化学结构类型的首创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第一个 探索 中的适应症为复发性、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无与该新药同类型产品上市,公司已累计研发投入约4547万元。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海正药业值得投资吗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司岚财经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司岚财经 -(www.islandki.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2022001395号 网站地图